奢侈品是如何分级的
《格调》最火的那个年代,我以为那是本工具书,像是现在那些XX装X指南的前身。大概因为当时还是一个对未来充满希冀、心中充满自由平等信仰的美好大学生。里面说即使是一个桌子,销售和顾客之间都会有一个严格的等级共识,橡木桌最低,核桃木桌其次,往后是桃花心木,直到极品柚木。在军界的各种女士社交场合,倒咖啡是一种特权,属于较高级军阶的妻子。那里的每位女士都清楚,咖啡比茶要高一等级。
后一条有点不太适用我们的社会,但是咖啡比茶要高一等级这个大家心中隐隐认同却不敢政治不正确地说出来的概念,似乎还是有端倪。
奢侈品也分等级,有着顶级高端、超高端、中端、平民化这样的品牌等级区分。为了展示全球主要品牌等级,Rambourg建立了一个品牌金字塔,囊括了诸如星巴克这类更加平民化的品牌到类似Graff钻石这样的超高端奢侈品牌。


同在一个Kering集团的BOTTEGA VENETA和GUCCI,显然就在金字塔的两层,中间甚至还隔了包括LV在内的中端奢侈品牌。近年来他们的风格更加越拉越开,GUCCI一直占据着年轻社交热点,花里胡哨的Monogram设计取得了傲人的销售成绩,大街上一看十个妹妹八个GUCCI。而BOTTEGA VENETA这个才创始于1966年的意大利品牌,却被说保守了,这些年销售每况愈下。
早几年去看BV,摸着皮很美,但真下不去手,老气!即使一个樱花粉的购物袋,也能背出个妈妈包既视感。珠江新城白富美秋秋在20代的年纪,居然还买过深棕色的VENETA单肩包,以至于至今当了妈都无法背出来用,估计得再等几年。更加普遍的中产选择都是他家的钱包、皮带和鞋。
BOTTEGA VENETA的直译,BOTTEGA是手工作坊,VENETA是威尼斯威尼斯以西61公里的山谷低地处的小城镇。品牌的标志性设计是独特的intrecciato皮革编织技术以及没有标志的设计,曾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成为安迪•沃霍尔(Andy Warhol)最喜欢的品牌之一。
他是真爱这鞋……据说死前还帮BV拍了个短片。BV这独树一帜的Intrecciato皮革工艺,所需的皮料及对工匠的要求约是普通的4倍。
然而在80年代后一路狗带,到了2000年几乎破产。2001年被现在的GUCCI GROUP、全球三大奢侈品集团之一的Kering(开云)集团收购,当时的GUCCI创意总监的TOM FORD ,让44岁的德国籍设计师Tomas Maier去掌管BV。
他摒除Logo,将品牌中心理念确定于Intrecciato的核心优势上,注入了“无标胜有标”的隐奢基因,提出了“When your own initials are enough”的概念。后来发展到有一句话,“当你不知道用什么来表达自己的时髦态度时,就选LV;当你不再需要表达自己的时髦态度时,就选BV”。
这正正戳中了可怜的中产阶级的玻璃心啊,能与你们这些背LV购物袋、GUCCI蜜蜂包的肤浅之人隔离开,不正是中产们需要的隐形Monogram吗?
于是BV在欧洲打折村的店,成为了新的代购热点。
打起折来,一个只在outlet里贩卖的极简款单肩小包,价钱直逼一个普通的短款钱包。当朋友圈里一个德国代购抛出了月牙小包的链接,头脑一热手一抖就下单了。
三周后到手,倒是天天背,大小适合重量轻,关键是一份沉沉的阶级感,仿佛攀上了某辆开往上层阶级的末班车车边。
相关文章
- 2023-10-01奢侈品牌排行榜
- 2022-07-10为什么奢侈品关注人类社会议题
- 2023-10-01高价回收奢侈品包包
- 2022-11-18全球10大奢侈品出炉:爱马仕排第9
- 2023-12-20奢侈品鉴定师培训费用